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相关文章
- 2022年4月16日,“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少儿篮球培训升温,不少家长送孩子参加篮球培训。视觉中国/图)2024年12月上旬,厦门市思明区普罗国际琴行卷钱跑路。据媒体报道,在一个月前的“双十一”,该琴2025-07-31
財經一週:聯準會公布會議紀要、日航事故、紅海危機再起|天下雜誌
1月1日起的這一週,聯準會公布FOMC會議紀要,何時降息仍不明朗;日航發生事故,乘客完美疏散;紅海危機再起。以下為本週你一定要關注的5大政經事件: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2025-07-31- 双德接棒邓肯初见成效 伦纳德进步神速配称领袖发布时间:2018-07-20 14:41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仅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马刺就成功实现了从GDP时代,向着双德时代的过渡。如今,马刺2025-07-31
- 郑州一大爷养马七年 每天骑马上街溜圈儿发布时间:2018-01-06 14:06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郑报融媒记者 徐富盈 文/图 今天,郑州一位72岁的大爷骑着一匹黑马横过西四环马路。张大2025-07-31
- 运动障碍患者无需动手即可“脑控”上网、控制智能家居;失语症患者可与机器交互,实现“意念对话”……2025年1月2日,中国侵入式脑机接口初创公司脑虎科技宣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基于全自主2025-07-31
孟友玻璃成立教学实训试点基地,为特殊孩子点亮美好未来,企业新闻
编者按:有人说他们不幸,他们有的从小智力就远远低于正常人,有的人一辈子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个封闭的小世界里,一切都井然有序,电视机、沙发、闹钟、桌椅的位置永远都要纹丝不动,有一丁点小秩序出了问题,2025-07-31
最新评论